今天是:

2013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 来源 :西双版纳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3-23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州长  罗红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较好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主题主线总基调,突出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突出发挥各级和各部门的积极性,突出依靠和惠及各族群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好、稳中有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十二五”规划中期目标任务。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72.3亿元,增长13.5%,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2.6%;固定资产投资209.1亿元,增长30.5%,累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6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20.4%,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长13.8%,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69.2%;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9.4亿美元,增长80.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4元,增长12.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7.8%;农民人均纯收入7107元,增长15.1%,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8%,后四项指标控制在“十二五”规划目标范围内。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实施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抓科技、抓项目、抓企业、抓产品,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

  热区生态农业稳步发展。新建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实施3个乡镇的山区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地12.3万亩、低效林24.4万亩。加大“科技兴农”和推广新型农机械的力度,传统产业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种植面积135万亩,产量47万吨,增长4%,优质稻占比提高到83.3 %;橡胶、甘蔗、茶产量都增长8%以上。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珍贵用材林12万亩,印奇果(星油藤)、小耳朵猪、石斛产业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双版纳斗鸡、茶花鸡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龙头企业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5个。实现农业总产值138.2亿元,增长7.4%。

  以生物加工业为主,努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完成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勐海茶厂技改项目一期工程、云南林投印奇果加工、“七彩傣乡”玉米汁饮料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高深橡胶3.5万吨标准胶加工、娃哈哈饮料生产线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完成非电工业投资17.5亿元。勐海获准筹建中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西双版纳药业公司跻身“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8个云南名牌。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生物企业增加到24户,生物产业总产值150亿元,增长15.2%,其中生物工业产值占比提高到24.5%。新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8亿元,增长22.5%。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27%。

  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3.3亿元,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南传佛教历史文化旅游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植物园升“5A”景区和滨江果园山庄、告庄西双景一期、皇冠假日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的效果显现,商务会展、度假休闲、避寒旅居的功能明显提升。西双版纳被列为“2013年中国避寒旅游城市”榜首,15个村庄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接待国内外游客1494.4万人次,增长19.2%;旅游综合收入171.7亿元,增长22.7%。物流、商贸、餐饮等加快发展。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16个乡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和50个综合服务社、便民店。

  (二)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

  继续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冲千亿”行动计划,争取省财政各项补助56亿元,综合融资46.4亿元;顺利通过国土资源督察成都局对我州土地利用的例行督查,争取建设用地15527亩。

  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交通投资6.3亿元。玉溪至磨憨铁路、小磨高速公路、国道213线普文至磨憨段、景哈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景洪到打洛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景宽公路、景洪过境公路南环段、西双版纳快速客运站(东站)开工建设,完成300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和600公里自然村晴雨通车改造。新增航线7条,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

  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水利投资7.8亿元。橄榄坝电站、回龙山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曼点水库、勐满水库开工建设,完成40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防渗干支渠4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城镇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5个低丘缓坡项目规划。7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纳入省级规划。傣乡水城建设加快推进,景洪城主街道特色化改造基本完成,勐海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勐腊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勐罕、勐仑等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开展治“五乱”工作,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5.1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三)着力促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将原州属6家投融资公司整合为3家,成立州土地矿产储备中心,积极打造具有实体产业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支撑的投融资主体。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102项。林改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3.6亿元,列全省首位。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景洪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农垦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实现普遍就业、普遍增收和基本稳定。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争取省政府与老挝签署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出台支持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22条优惠政策。恢复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老挝部分农产品获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西双版纳机场、磨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关累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已上报国务院。三国六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开展厅州合作64项,争取资金7.4亿元。与上海浦东新区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成功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边交会等活动。洲际、喜来登、美诺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落户我州。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36.2亿元,增长20%。

  (四)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国家公园试点、“4185”保护区建设和极小种群保护工程,管好中老联合保护区域,兑现生态效益补偿金2415万元。加快生态修复,启动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分别完成2万亩和1万亩,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泛开展城乡绿化活动,造林62万亩;综合治理河道21.4公里;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加快推进“一水两污”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0%、垃圾处理率实现100%,实施16个生态示范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认真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基本完成万吨以上橡胶加工企业废水治理工程。生态文明创建成效明显,积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县市和磨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市通过考核验收,勐海成功创建“平安林区”,旅游度假区被授予“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示范基地”,新增2个、报批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战略,全州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比例为76.4%。全面完成10件民生实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被列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州幼儿园、景洪市民族幼儿园完成改扩建并投入使用;成立景洪市幼儿教育集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推进,高考升学率再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成功防治登革热疫情,确保无死亡病例。6家二级以上医院通过省级医院等级评审。州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州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乡镇人口计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各种奖励和补助 1096万元。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成功举办庆祝建州60周年系列活动,成为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盛事。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170个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和文明乡镇。傣族传统武术等6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率先在全省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任务。

  大力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1714个,扶持2310人自主创业,帮助349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487人。社保参保总人数达108.7万人次。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标准提高15%。开工建设州老年活动中心,完成4个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个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开工建设2268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和5480户农村危房改造,居全省前列。投入1.4亿元实施移民项目56个,6000多人受益。投入扶贫资金3亿多元,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

  (六)着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州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圆满完成全州村级换届工作。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防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取得实效,西双版纳边防支队被省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一系列规定,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新提升。强化审计监督,开展政府性债务、扶贫资金等专项审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投诉监督工作,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纠正。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扩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企业、增加优质税源的任务艰巨;破解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科技、人才短板等难题,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任重道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重大。同时,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执行力;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二、以改革创新为统领,全力做好2014年的工作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与州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桥头堡建设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突出立足实际、加快发展,突出调整转型、提高质量,突出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突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进步,让美丽西双版纳更加美丽。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最核心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必须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关系西双版纳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最关键的是转变作风、为民务实,必须立为民之志、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决不辜负全州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一)坚持开拓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进步

  全面落实深化改革“规定动作”,积极探索西双版纳改革“自选动作”,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催生发展新动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实投融资公司,力争启动9个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交易平台。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动“三权三证”流转、抵押、担保等改革。加快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金融惠民”工程,着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改革创新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金融机构新增融资55亿元以上。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严控机构编制;完成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承接省下放的审批事项为契机,全面清理州级行政审批事项,只要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由州级审批的,原则上全部下放,切实“扩权强县”;积极探索网上审批新方式。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和部门预算决算公开,继续做好“营改增”工作;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继续深化农垦改革,着力解决好承包费收取、社会保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产业发展等突出问题。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整合新路径;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促文化转变。

  (二)坚持强农惠农,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步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突出特色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以农田水利和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地10万亩,解决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化程度提高到50%,硬化行政村道路300公里、垦区道路170公里。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

  发展热区生态特色农业。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产量达到47万吨以上。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向农机要效率,推广农业科技30项,培训农民30万人次,农机总动力增长1个百分点,力求在特色、优质、高效、安全上取得新突破,确保胶、蔗、茶、热带水果等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印奇果(星油藤)、石斛、小耳朵猪、茶花鸡等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冬季农业开发进一步优化。努力发展庄园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依托古茶山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期工作,启动普文农业产业园和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抓好绿色、生态、无公害和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优质优价。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龙头企业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4个。力争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一批农村科技活动室、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场所,安装100套直播卫星设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成2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实施3个乡镇人口计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新建30个老年活动场所。统筹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革命老区建设等扶贫工程,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散居民族和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以上。

  (三)坚持转型发展,在产业建设上取得新进步

  千方百计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构建有西双版纳特色的产业体系。

  推动生物产业和工业加速发展。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天然橡胶、普洱茶、珍贵用材、林下经济、生物保健品、功能性植物、傣药南药等产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推进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大力支持勐海筹建中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做好发展橡胶、普洱茶、蔗糖等深加工的前期工作,推进印奇果(星油藤)、石斛基地建设,启动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景洪精品红木园区和西双版纳农林产品、生物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建设,促进龙新橡胶、高深轮胎橡胶、娃哈哈饮料生产线、勐海茶厂技改二期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抓好矿、电产业。力争完成非电工业投资18亿元,生物产业总产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提升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施旅游提升行动,继续抓好旅游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提升东线,做大西线和北线,积极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和旅游新业态,推动“智慧旅游”,认真研究西双版纳旅游对外宣传整体品牌形象,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1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促进现代金融、电信、商贸、餐饮、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力争有新的银行落户我州,引进一批全球全国连锁店、加盟店,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店,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高度重视税源培植工作,积极推动橡胶加工业税收政策调整,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引导个体工商户转个私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升规模以上企业,扩大优质税源比重。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7%以上。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四)坚持夯实基础,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步

  努力破解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强金政金企合作,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优化配置项目用地指标,供应土地1万亩以上,认真开展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体系。积极争取玉溪至磨憨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开工建设有期可待。加快建设景宽公路、景洪过境公路南环段、西双版纳快速客运站(东站);开工建设小磨高速公路、勐腊至勐满岔河高等级公路、国道213线普文至磨憨改造工程、勐泐大桥、景洪老大桥改建等项目;做好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景哈大桥前期工作。创新与航空公司的合作方式,力争新开通天津、厦门、青岛、沈阳等航线。做好提升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的前期工作和安全工作。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亿元以上。

  持续兴起水利建设高潮。加快推进曼点水库、凉水箐水库、勐满水库建设,抓好勐海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景洪五小水利建设,完成2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实施好打洛南览河、普文河、南阿河、南凹河、勐养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做好曼桂水库、关累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亿元以上。筹集1.4亿元,做好橄榄坝、回龙山水电站等重大项目移民安置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快推进110千伏佛海输变电工程,完成能源建设投资5.8亿元。

  激发民营资本投资积极性。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头是民营资本。要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并举,引导民营资本投向国家没有明令禁止和特许经营的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电力、资源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和产业平台投资的比重,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五)坚持建管并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取得新进步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从经济、文化、环境、制度、生活等多方面入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品质。

  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坚持“1266”城镇发展布局,坚持科学用地、集约用地、依法用地,抓好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稳步推进城镇上山;加快建设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沧江新区、嘎洒片区、勐海勐腊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着力完善以城镇交通、供电、给排水、广场、停车场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以上。

  强化城镇发展支撑。坚持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城镇化,着力建设城市综合体,着力发展旅游、文化、金融、商贸、物流、餐饮、健身、康体等经济。大力发展“夜市”经济,规范和提升“夜市”市场,丰富和提升“夜市”产品,努力把西双版纳打造成为全省“夜市”经济最活跃的州市。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以上。

  提升城镇化特色水平。坚持不懈打造“热、傣、水、边”的特色,以“天天花盛开、月月果飘香、常年绿意浓、百年收益好”的热带植物组合彰显热区特色,以民族建筑要素、民族主题雕塑、民族服饰、傣文标识、民族民俗、民族历史文化彰显傣乡特色,以加快引水入城、建设傣乡水城彰显水乡特色,以借鉴东南亚建筑样式、引进商品与餐饮、促进人员往来等彰显边境特色,凸显西双版纳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地域之美。

  提高城镇服务管理水平。坚持不懈抓“五创”、治“五乱”,整合城镇管理资源,完善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城乡环境卫生、市场秩序、违法违章建筑和社会治安治理,加快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创建一批园林县城、园林乡镇、园林小区。

  (六)坚持扩大开放,在桥头堡建设上取得新进步

  抓住国家支持沿边开放的机遇,以申报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建设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为突破口,打开全州对外开放新局面。

  组织精干力量,全力做好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务求成功,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建立争取政策督办制度,务求省政府支持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22条政策落实到位。大力推进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完成规划审批工作,抓好磨憨植物种苗、中药材等指定口岸申报工作,加大进出口配额争取,力争有更多的品种以一般贸易方式从我州进口。争取关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加快勐满联检楼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逐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沿海和内地企业投资有利于扩大设备、技术、产品等出口东南亚的产业,增强对外贸易对我州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政策,努力推进中老缅泰“金四角旅游圈”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特别是周边邻国开发资源、开拓市场,扩大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加强与周边邻国边境地区的交往合作,在三国六方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四国八方合作机制,推动与缅甸景栋建立友城关系,进一步深化能源、矿产、农业、水利、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务实推进厅州合作和与省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14%以上。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项目包装创意水平,优化招商服务,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加大央企、民企、外企入州力度。加强引进项目跟踪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引进州外资金增长15%以上。

  (七)坚持环境优先,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进步

  坚定“生态立州”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大胆探索、务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建设,规划建设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推进中老跨界生态保护合作,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关键地段生态恢复示范项目,认真实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和森林防火保险。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植树造林6万亩以上,改造低效林23万亩,发展珍贵用材林10万亩,建成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各10万亩。推动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和污染排放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广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完成省级生态州、国家级生态县市申报验收工作,做好景洪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申报工作,力争23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命名,10个乡镇成功创建“平安林区”。

  强化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58户万吨以下橡胶加工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抓好勐海、勐腊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农村垃圾清运和集中处理的力度,严防严治农村面源污染,推广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方法,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交通运输、裸地、堆场扬尘防治管理,提高空气质量。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八)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取得新进步

  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保基本、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州建设。认真制定行动计划,精心组织实施“15885”工程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确保如期实现示范州建设目标。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40所。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巩固景洪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成果,推动勐腊、勐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州一中、州民中办学水平晋级升等。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西双版纳职教中心建设,组建州级职教集团。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380元。完成州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勐海县医院综合楼建设,开工建设勐腊县妇幼保健院、中医院项目。实施好卫生惠民工程,加快州、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延伸建设和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适时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加快南传佛教历史文化旅游区、西双版纳民族语广播影视译制中心、州文化馆、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着力培养文化人才,打造文化精品,发展文化产业。加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及保护工作。深入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筹办好第二届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国际公开水域游泳抢渡赛、全州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以上。落实创业促就业政策,发放创业贷款1.6亿元,扶持2300人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参保缴费覆盖面,参加各类保险人数超过105万人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待遇,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再提高15%。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344套城镇保障性住房、50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和1000户垦区危旧房改造。

  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行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增强科技管边控边能力,提高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虚拟社会和边境地区的管理服务水平。深化平安创建,加强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社会稳定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做好禁毒防艾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抓好景洪创建全省食品安全县市和勐海创建全省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国防、国家安全、人民防空、边防、消防等工作,深化双拥共建,推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做好侨务、档案、保密、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住房公积金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社科联、侨联、残联开展工作。发展红十字会和爱国卫生、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等事业。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州各级政府及广大公职人员一定要深之又深研究问题、实之又实推动发展、诚之又诚为民办事、细之又细狠抓落实、严之又严强化纪律,切实为国家尽好责、为人民服好务。

  要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突出作风建设,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进先辈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实现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

  要把科学行政贯穿始终。治理现代社会,要求政府在出政策、搞建设、办事情时,必须讲民主、讲科学、讲程序、讲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评估等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注重集思广益,不拍脱离实际的板,不做违反规律的事,特别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一定要把账算明白,把前因后果想清楚,不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各级政府都要按定位功能,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创造性地抓好份内的事。州政府将更加注重兼顾上下、协调各地,更加注重科学研判、制定规划和政策,更加注重统筹全局、加强监管。县市、乡镇要立足基层,狠抓落实,用心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总之,各级政府都要勇于直面矛盾,善于破解难题,关键时刻能决断,困难面前顶得住,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

  要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在法律框架之内,这是一条红线,也是一条底线。要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推进综合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切实解决行政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公民。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多主动通报,提高工作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监督政府、支持政府。

  要把务实勤政贯穿始终。倡导“转作风、走基层、抓‘三农’、优服务”。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发扬认真精神,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就要做到。要用“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不抓出明显成效决不罢休。要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多开展下访谈心、结对帮扶、上门办理,将行政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积累性矛盾、影响企业的发展性问题和事关民生的普遍性问题。要着力提高政府工作的便民程度,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落实行政问责制等“四项制度”,建立健全方便群众、企业、基层办事的工作机制,做到少跑路就能办好事、不求人就能办成事。

  要把廉洁从政贯穿始终。提倡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认真执行“八项规定”等一系列规定,严格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国境和办公用房标准,清理政府性楼堂馆所,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让社会明显感到政府改进作风的力度,让群众明显感到勤俭戒奢的成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资金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发挥监察的监督职能,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政风行风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改革创新的办法和“钉钉子”的精神,奋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进步,让2014年成为有成就感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