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寸汝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7-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提高自身修养注入不竭力量。

汲取思想营养,坚持人民至上。中华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尚书》中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众安定,国家就安宁;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明确了“人民是万世万代的根本,不可欺骗”观点,深刻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认为当官者是人民的仆役,是要为人民办事的;朱熹曾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黄宗羲的“民主君客”论……都无一不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其中蕴含的“民贵君轻”“平政爱民”“顺从民意”“安民利民”“重民保民”“富民强国”等思想,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人民立场,告诫党员干部坚守民本之道、坚持人民至上。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自觉传承弘扬了“以民为本”思想的合理内容,始终将人民立场确立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准则。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为群众做实事、解民忧、谋福祉担当起来。搞好调查研究,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把民生事务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

汲取道德营养,涵养高尚情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自古就有严于律己的优良文化传统,历来就把修身看作做人做事的基础和根本,视作人生的第一要务。譬如,荀子提倡“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汉书·杜周传》中建议,“归咎于身,刻己自责”;东汉荀悦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等,可以看出古人普遍倡导通过修身养性来砥砺品格修养和道德情操。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修身律己一直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青海考察时,直接指明了严于律己的品德内涵:“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谆谆的嘱托和殷切的期望,不仅给人深刻思考,同时彰显出修身律己在党员干部品格修养中的重要性。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要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从细微处着眼,增强自身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恪守正道,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坚守修身之道,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对照初心使命,加强自我剖析,主动查找问题,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持之以恒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增强自我定力,谨言慎行,洁身自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理论上明白、思想上干净、政治上坚定,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汲取精神营养,增强奋进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至今闪耀着恒久的思想光芒,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意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自我约束准则;“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彰显了民族思想的精神内核,已深深浸润到国人的血脉之中,不仅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尊崇,更成为新时代需要继承发扬的宝贵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为代表的文化价值与思想精髓,并将蕴含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解读、推陈出新,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积淀形成,也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员干部要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并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深厚文化根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州委党校副教授,文章发表于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