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张文娟:西双版纳以文旅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7-11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作为全国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之一,因旅游而成名、因旅游而兴盛。多年以来,西双版纳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升级“民族团结+文旅融合”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由“盆景”变“风景”、由“风景”变“全景”,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的缩影。

壮大产业,提供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西双版纳州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以“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作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一是以政策为牵引。出台《西双版纳世界旅游名城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西双版纳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科学布局旅游供给和保障体系。二是以项目为支撑。聚焦旅游目的地建设等工程,“十三五”以来完成文旅项目投资360余亿元。三县(市)均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A级景区达到13个,告庄西双景成为中国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勐巴拉雨林小镇被授予云南省特色旅游小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典范,乡村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结果的态势。

搭建平台,集中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化。西双版纳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平台、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的窗口、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一是做强联盟。在全省率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在全省率先成立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13家景区构成的“创建景区联盟”。全面加强对景区管理人员、讲解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提升旅游业从业者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以及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的水平。在景区有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宣传月等活动,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阵地。如今,创建景区联盟已从最初的13家覆盖到西双版纳州所有景区,形成“一个景区就是一个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的窗口,一名导游就是一名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员;家家争创模范联盟,人人争做模范个人”的良好局面。二是做浓氛围。在景区景点、车站机场、商街夜市等人流密集场所与游客必经之处,因地制宜设置一批宣传牌、文化墙、景观小品等,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推广《西双版纳的黎明》《跟着阿舅走》《澜沧江·湄公河篝火晚会》等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艺节目,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旅游发展的中华文化内涵。三是做优活动。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举办中国印象“七彩西双版纳”国际青少年原生态艺术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夏令营青少年交流联谊、西双版纳热带水果节等主题活动。四是做新载体。先后依托1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街道、广场、公园),以及周总理视察热作所纪念碑等13个州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34个县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规划了一批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旅游路线,为西双版纳州的文旅融合发展厚植爱国主义之根,注入民族团结进步之魂,不断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强化服务,促进各民族和睦团结。一是抓好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着力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品质提升”旅游革命“三部曲”,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4条措施”,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努力营造放心旅游、安心购物的环境,一个全新的旅游生态和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已基本形成,推动旅游业成为展示西双版纳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形象、展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广阔舞台。二是提供就业岗位。景区大多数员工为当地群众,其中一部分作为民族职工培养,依托民族旅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群众的就业问题;涉及村寨的景区通过对园内村民的土地及房屋租赁补偿、建房、修路、门票提成及老人慰问、学生助学等补助,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园区的摊位和游客资源也为当地创造增收的条件,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系州委党校讲师,文章发表于学习强国